不同聚集厚度藻类分解过程对温室气体释放的影响

作者:严岩; 吴懿婷; 周川乔; 马天; 许晓光; 邓杨*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45(02): 142-148.

摘要

为了明确富营养化浅水湖泊中不同聚集厚度藻类分解过程对碳、氮和磷的产生及温室气体释放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室内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聚集厚度(3 cm、5 cm、10 cm、15 cm和20 cm)藻类衰亡分解过程中碳、氮和磷的迁移特征及温室气体产生的规律.结果表明,在藻类衰亡分解过程中,藻聚集厚度20 cm时水体溶解性有机碳(TOC)浓度值最高;同时,随着藻类聚集厚度的增加,各处理组中总氮(TN)、总磷(TP)和铵态氮(NH+4-N)的浓度均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气态碳以CH4和CO2形式排放到大气中,培养结束时,藻聚集厚度20 cm处理组中CH4和CO2排放通量最大,分别为58.85 mg·m-2·h-1和489.18 mg·m-2·h-1;此外,N2O的排放通量随着藻聚集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实验过程中,水体中NH+4-N与各处理组CO2、CH4和N2O的排放通量均显著相关(P<0.05).本研究揭示了藻类聚集厚度与水体中碳、氮、磷的浓度及CO2、CH4和N2O 3种温室气体释放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湖泊富营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