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准静态弹性成像及剪切波弹性成像在兔肝消融灶评估及弹性测量中的作用。方法采用Cool-Tip射频针分别在10只新西兰大白兔肝脏建立消融灶。消融后采用准静态弹性成像及剪切波弹性成像方法对消融灶进行弹性检测, 并分别进行超声造影检查, 分析两种弹性成像方法检测的消融灶弹性值;将其所测得的消融灶面积进行比较, 并分别与造影图像及大体标本所测消融灶面积进行比较。结果准静态弹性成像与剪切波弹性成像均可在术后清晰显示消融灶范围。准静态弹性成像测得消融灶与周边肝脏的弹性比值为3.22±0.70;剪切波弹性成像显示消融灶中央至边缘的弹性杨氏模量值逐渐降低, 消融灶处杨氏模量值为(51.1±11.5)kPa, 但消融灶边缘处为(29.70±3.28)kPa。准静态弹性成像与剪切波弹性成像显示消融灶面积分别为(1.087±0.179)cm2、(1.058±0.219) cm2,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4)。弹性测量消融灶面积与大体标本面积(1.044±0.194) cm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显示消融灶呈均匀无增强, 其所测量消融灶面积(2.882±0.796) cm2, 明显大于大体标本及弹性测量的面积(P<0.05)。结论准静态弹性成像及剪切波弹性成像都可于术后短时间内较准确地确定消融灶范围;剪切波成像对消融边缘的定量测量为将来临床应用中确定消融边界具有指导意义。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