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骨肉不相亲”理论探讨少肌症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作者:李双蕾; 陈红霞; 陈文辉; 覃俏娜; 谢婧; 王嘉俊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 2017, 44(07): 1396-1400.
DOI:10.13192/j.issn.1000-1719.2017.07.018

摘要

骨质疏松是一种发病率逐年增高的中老年性疾病,少肌症常与其伴随出现,越来越多证据提示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且对骨质疏松发病、防治具有深远影响。中医理论认为脾肾亏虚,肾虚骨枯、脾虚肉痿是少肌症、骨质疏松的主要病机,从"骨肉不相亲"理论提出补益脾肾是治疗骨质疏松关键,同时对少肌症也有一定影响,可能通过促进骨形成、骨骼肌肉能量代谢、性激素增加、负荷的肌肉修复,同时抑制骨吸收等方面起防治作用。因此研究少肌症与骨质疏松之间关系对于防治骨质疏松有一定临床意义。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