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先秦哲学中"心"的观念本来并非第一序列的观念,成为一个思想界的中枢性话题,其起源与周初"德"的观念密不可分。德的观念在思想史上成熟更早,考察出现在金文和传世文献中心德对举的修辞策略可见,文献当中引入心的观念,实际上是为了说明德这个更古老的观念如何得以显现。心之所以成为一个哲学追问的对象,从起源的意义上讲,其哲学出场可被视为来自对德的进一步反思,相对于德,心是个次级的观念。这说明了为什么在先秦诸子看来,在伦理生活中追求德性永远是首要的问题,而心的所有能力均服务于此目标,心的理智能力在中国总处于德性的笼罩之下。这显示出中西之间对心灵、认识与德性的不同理解实际上源于观念间的结构性差异,而相关信息往往无法从对个别观念的语义阐释当中得到识别。

  •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