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关系人"受贿的问题,《刑法修正案(七)》和以往的若干司法解释奉行"问题主义"的思路,先后引入了"特定关系人"、"关系密切人"这样内涵模糊无法明确界定的术语作为犯罪的主体,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实践中令司法陷入不能适法的境地。学者们多从形式侧面对上述术语进行解释,无法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要准确有效打击"关系人"受贿,应对主体进行实质解释,并用"关系人"统一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