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内镜下护理干预止血治疗联合H+-K+酶抑制剂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1年3月接受治疗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37例,按照随机法分为抑制剂组(68例)、联合护理组(69例),抑制剂组患者使用H+-K+酶抑制剂进行治疗,联合护理组在抑制剂组的基础上给予内镜下护理干预止血进行治疗。使用ATP比色法检测H+-K+-ATP酶活性、胃泌素,使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基础胃酸分泌量(BAO)、单胺氧化酶(MAO)、铜绿假单胞菌(PAO),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抑制剂组相比,联合护理组患者H+-K+-ATP酶活性、胃泌素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抑制剂组相比,联合护理组患者BAO、MAO、PAO、TNF-α、hs-CRP显著下降,HMGB1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抑制组相比,联合护理组患者CD3+、CD4+上升,CD8+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服务态度、就诊管理、服务规范评分有所上升,且与抑制剂组相比,联合护理组服务态度、就诊管理、服务规范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抑制组相比,联合护理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抑制组相比,联合护理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内镜下护理干预止血治疗联合H+-K+酶抑制剂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进行治疗,能够降低患者体内H+-K+-ATP酶活性、胃泌素,调节TNF-α、hs-CRP、HMGB1、CD3+、CD4+、CD8+,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