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析“络以通为用”理论,总结刺络放血从络治虚的理论基础,为刺络放血疗法的临床应用拓展思路。[方法]通过查阅古今文献及临床观察,从“络以通为用”理论出发,探讨刺络放血的作用机制及虚证的治疗,并浅析刺络放血从络治虚的理论基础。[结果]《黄帝内经》及张从正、李东垣、杨继洲、傅青主等医家的著作中均有刺络放血用于治疗虚证的记载,但对其作用机制的探讨尚不充分。叶天士在《黄帝内经》“以通为用”理论和通络法的基础上,提出“络以通为用”。从“络以通为用”的角度分析,刺络放血有“以通为补”之效,临床疾病多正虚与邪实并存,虚证可“以通为补”,从络论治。刺络放血治虚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以清为通平寒热、以消为通理气血、以和为通调阴阳三方面。[结论]刺络放血治虚的机制根本在于“通”,具体可从寒热、气血、阴阳论,络脉理论对其临床应用有重要指导作用。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