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评分系统对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下重症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病死率的预测价值

作者:王睿; 孙兵*; 李绪言; 贺航咏; 唐晓; 詹庆元; 童朝晖
来源: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6, 39(09): 698-703.
DOI:10.3760/cma.j.issn.1001-0939.2016.09.008

摘要

目的探讨多种危重症评分系统对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ECMO)支持的重症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纳入2009年1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接受VV-ECMO支持的重症ARF患者共42例, 其中男性25例, 女性17例, 年龄18~69岁, 平均(44±18)岁。计算患者建立ECMO时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Ⅱ、APACHE Ⅲ、APACHE Ⅳ、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SAPS) 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体外膜肺氧合协作网评分(ECMOnet)、体外膜肺氧合支持的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死率预测评分(PRESERVE)和体外膜肺氧合支持的呼吸系统疾病生存率预测评分(RESP)。以接受ECMO支持后180 d为研究终点, 将患者分为存活组(17例)和病死组(25例), 比较两组患者的病例资料和上述评分系统的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评分系统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 Log-rank法分析患者生存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1)存活组ECMO支持前6 h内PEEP设置水平[(9.7±5.0)cmH2O(1 cmH2O=0.098 kPa)]低于病死组[(13.2±5.4)cmH2O, t=-2.134, P=0.039]。病死组ECMO运行过程中联合肾脏替代治疗(CRRT)比例(32%)多于存活组(6%, χ2=4.100, P=0.043), 并且接受ECMO支持的时间[(15±13)d]长于存活组[(12±11)d, t=-2.123, P=0.041]。存活组APACHE Ⅱ、APACHE Ⅲ、APACHE Ⅳ、SAPS Ⅱ、ECMOnet、PRESERVE和RESP评分均优于病死组(均P<0.05)。(2)APACHE Ⅳ评分预测患者180 d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 为0.792±0.076(95%CI:0.643~0.940, P<0.05), 以≥48为最佳界值点, 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0%和64.7%, 正确率为81%。(3)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 低APACHE Ⅳ评分(<48)患者生存率高于高APACHE Ⅳ评分(≥48)患者(χ2=11.331, 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PEEP(OR=1.555, 95%CI:1.097~2.204, P<0.05)、APACHE Ⅳ评分(OR=1.152, 95%CI:1.021~1.301, P<0.05)和PRESERVE评分(OR=4.984, 95%CI:1.531~16.227, P<0.05)均为患者18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目前临床应用的多种危重症评分系统均能较好地预测VV-ECMO支持的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死率, 其中APACHE Ⅳ评分更为准确, 而几项专门针对ECMO患者预后的评分系统并无优势。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