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社区管理背景下高血压患者的诊室血压测量和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析24 h动态血压不达标的相关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上海市嘉定区外冈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高血压患者394人,规范测量诊室血压数据,并采集患者人口学特征、高血压病史、相关合并症(如糖尿病、血脂异常、蛋白尿等)信息。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9.6±11.8)岁,其中女性占36%,平均体质指数(BMI)(25.9±3.1)kg/m2,高血压病程中位数为8.0年。结果:诊室血压达标率为56.6%,动态血压24 h均值达标率为44.4%,夜间血压均值达标率为35.3%,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BMI高、高血压病程长者的动态血压24 h平均值及夜间血压更不易达标,男性的24 h平均血压更不易达标。结论:动态血压监测能够更全面精准地评估患者血压情况,应该在男性、超重或肥胖、高血压病程长等高血压患者中更积极地推广动态血压监测来评估血压情况,及时发现和干预夜间高血压,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及相关靶器官损害。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