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放牧是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之一,但利用野外控制试验手段,深入探讨放牧对青藏高原腹地典型高寒草甸草地植物群落的影响特征和过程研究十分匮乏。因此,本研究以西藏纳木错区域典型高寒草甸草地作为研究对象,以为期11年的野外定点(固定放牧小区,直径8 m)、定时(固定放牧时长,每年3次,每次3 d,每天7 h)、定量(每小区1头成年牦牛)放牧控制试验数据作为基础,探讨适度放牧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结果表明,高寒草甸适度放牧增加了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为主的莎草科植物盖度(增幅为7.8%)和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e)为主的灌木类植物盖度(增幅为35%),降低了禾本科类盖度(降幅为69%);适度放牧降低了辛普森多样性指数(降低幅为8.8%),增加了优势度(增幅为15.13%)。适度放牧在正常年份和干旱年份均显著降低了辛普森多样性指数(P <0.01),在干旱年份显著增加了优势度(P <0.01);适度放牧在正常年份和干旱年份时显著增加了莎草科盖度(P <0.05),在干旱年份显著增加了灌木类盖度(P <0.05)。综上所述:1)适度放牧有利于维持和促进高山嵩草为优势的高寒草甸草地植被类型。2)高寒草甸长期禁牧(不放牧)可提高禾草类植物种群,可能导致草甸转变为以禾草类占优势的高寒草原化草甸类草地。3)年际间的湿度变化特征可调控放牧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