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蔷薇题材诗歌自南朝始有,到唐代才广泛成为文人书写对象,并由此延伸出较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一,蔷薇常常出现于以庭院为代表的文人宴饮的场所,通过文人吟咏、唱和、酬赠得以流传,也成为文人集团交往密切的见证。其二,唐代诗人通过视觉、触觉、嗅觉三个方面描写蔷薇,在诗人吟咏间,蔷薇被赋予了人格化特征。其三,唐代开创了蔷薇的另一个代名词"猩猩血",为唐诗带来了新的趣味。除此之外,不同区域生长的蔷薇寄托了不同的情思,蔷薇成为托物言志和借物抒情的载体。在分析蔷薇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笔者对唐代蔷薇诗的主要意蕴加以分析,发现除表现诗人个性之外,蔷薇亦有独特的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