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我们都知道,上课是为了解决学生的问题,可是学生的问题在哪里,却是许多老师犯难之处。如何才能准确预估学生可能的问题,确定教学的难点重点,进而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呢?樊后君老师的教学设计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样本。这是《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篇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樊老师基于自己对教材的解读和对学生理解力的了解,分析了学生理解此文可能的难点:"三子所言之志与曾晳所言之志是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