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几种不同类型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林土壤的质量状况,分析其理化性质,为优化雷竹林的土壤环境提供参考。【方法】以江西省贵溪市几种常见的雷竹林土壤(稻田土、河沙土、山地黄壤土和山地砂壤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类型、不同深度雷竹林土壤的物理性质、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结果】(1)0~20 cm土层中,山地砂壤土(1.05 g/cm3)、河沙土(1.09 g/cm3)容重显著低于稻田土(1.42 g/cm3)及山地黄壤土(1.22 g/cm3)。(2)山地砂壤土非毛管孔隙度(9.83%)及总孔隙度(54.65%)最大,稻田土(7.4%、45.48%)最小。(3)河沙土最大持水量(48.58%)及田间持水量(33.78%)最大,稻田土(31.45%、24.19%)最小。(4)0~60 cm土层中,山地黄壤土的全C(11.93 g/kg)、全N(0.96 g/kg)、全P(0.38 g/kg)含量均最高,而稻田土全C(4.95 g/kg)、全N(0.46 g/kg)、全P(0.10 g/kg)含量最低。(5)4种土壤C∶N、C∶P、N∶P的均值分别介于10.89~14.93、2.95~6.16、0.24~0.44。【结论】稻田土较为紧实,持水能力差,养分含量低,而山地黄壤土能提供更多雷竹生长所需的水分与养分。
-
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省竹子种质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