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针对目前不同的检测方法和不同的检测系统检测肌酐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期望通过不同的组织机构之间进行合作,将肌酐的检测结果溯源到参考物质和参考测量程序,实现肌酐检测的准确性.方法 对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2009年组织的常规化学室间质量评价中肌酐检测结果数据,2008年美国病理学家学会(CAP)调查肌酐检测结果数据,以及北京地区30家医院检验科生化室参加国际测量评估计划-17(IMEP-17)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国2009年第三次肌酐血清检测按照方法分组统计的结果:五个批号苦味酸方法比酶法检测的变异系数高,浓度范围为99~344 μmol/L,变异系数的范围为3.92%~8.01%.按检测系统分组,Vitros 250 chem System,Becksyn Chron LX20,Dade Behrg DIM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61%~5.23%,3.69%~7.91%和2.72%~7.42%.2008年美国CAP Vitros 250 chem System,Becksyn Chron LX20和Dade Behrg DIM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5%~5.9%,1.4%~6.4%和2.1%~9.8%.在北京30家实验室参加新鲜冰冻血清、用参考方法定靶值的室间比对计划中,肌酐检测结果的差异较大,最小值为66 μmol/L,最大值为105.3 μmol/L;检测偏倚的变化范围为2.19%~41.21%.按照肌酐的可接受范围为(74.57±11.18)μmol/L,在这30家生化实验室里只有11家满足要求.结论 应该将肌酐的检测方法溯源到液相色谱-同位素稀释质谱法(LC-IDMS).
-
单位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北京朝阳医院; 卫生部北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