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肾通络方对膜性肾病大鼠足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

作者:孔怡然; 杨凤文; 任美芳; 袁国栋; 张倩; 陈素枝; 陈文军; 檀金川*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0, 38(04): 233-286.
DOI:10.13193/j.issn.1673-7717.2020.04.055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膜性肾病(MN)足细胞标志蛋白Neph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变化,探讨益肾通络方对膜性肾病大鼠足细胞转分化的干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从60只实验鼠中随机选取15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通过尾静脉注射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法建立膜性肾病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贝那普利(10 mg/kg)组、益肾通络方(21.33 g/kg)组。各组依据对应的剂量分别灌胃给药,治疗结束后检测24 h蛋白尿(UT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白蛋白(ALB)、总蛋白(TP)、肌酐(Scr)、尿素氮(BUN)评估大鼠治疗情况;观察大鼠的肾脏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肾组织Nephrin、α-SMA蛋白表达。结果经贝那普利和益肾通络方干预后,UTP、TC、TG较模型组显著下降,TP、ALB较模型组显著增高(P<0.05);BUN、S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显示,贝那普利组与益肾通络方组Nephrin表达较模型组上升,a-SMA表达较模型组降低。结论益肾通络方能够降低膜性肾病大鼠蛋白尿,升高血浆白蛋白,降低血脂,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足细胞发生表型转分化有关。

  • 单位
    河北省中医院; 河北中医学院; 石家庄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