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鉴别诊断引起胰胆管扩张的壶腹区原发肿瘤是否为胰腺来源。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壶腹区肿瘤142例,其中非胰腺来源的肿瘤59例,胰腺癌83例。搜集性别、年龄、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肿块最大径、胆总管最大径、胰管最大径、胰管形态、远端胰腺萎缩等临床及影像资料。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分类变量用χ2检验,连续数值型变量先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选择Mann–Whitney U检验,筛选出可疑影响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建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及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检测模型效能。结果 两组的肿块最大径分别为(2.18±1.02)cm、(3.19±1.06)cm;非胰腺来源肿瘤胰管形态平滑37例(62.70%),迂曲5例(8.50%),串珠17例(28.80%),胰腺癌胰管形态平滑6例(7.20%)、迂曲43例(51.80%)、串珠34例(41.00%)。比较CA19–9、CEA、肿块最大径、胆总管最大径、胰管最大径、胰管形态、胰腺萎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可疑影响因素;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可疑影响因素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肿块最大径、胰管形态是独立影响因素,即肿块越大、胰管呈迂曲状态是胰腺癌的风险越高,模型的准确度为85.7%,曲线下面积91.3%。结论 本研究联合肿块最大径、胰管形态建立的预测模型,对引起胰胆管扩张的壶腹区原发肿瘤是否为胰腺来源有的较好的诊断效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单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