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大都市混合用途建筑类型的空间特征——理解零售裙房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作者:帕纳吉奥蒂斯·马夫罗斯*; 仲宇钦; 克里斯托夫·霍尔舍尔; 李梦垚
来源:城市设计, 2022, (05): 22-41.
DOI:10.16513/j.urbandesign.2022.05.004

摘要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高密度混合用途建筑的空间特征及其演变,特别是零售楼层上方为高层住宅或办公空间的“裙房—塔楼”类型。流行的“裙房内购物中心”案例受到特别关注,尽管有不同的空间配置方法,但这种类型作为公交优先发展(TOD)的一部分,在东南亚越来越受欢迎。由于其普遍存在,我们有必要了解它在过去几十年中是如何演变的,空间配置的主要趋势是什么,从室内空间复杂性到其与周围城市结构关系的空间含义。据此,我们对新加坡过去50年中具有典型代表的30多个“裙房—塔楼”购物中心的楼层平面图进行了数字化,使用了一个基于视域的户外视觉访问测量方式,分析了这些建筑的主要楼层,它们通常是零售楼层。城市设计审核通过一些可步行性指标获取了建筑周长的属性,也描述了此类混合用途/零售环境的室内空间配置,并且评估了它们如何与周围环境联系,即建筑本身产生了什么样的城市空间。文章描述了这种连接室内外空间的类型演变以及联系激活城市的不同方式。最后,基于它们在未来混合用途城市发展设计中的战略重要性和意义,我们支持进行更多的类型学研究,并仔细观察裙房型购物中心是如何塑造城市环境的。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