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筛选适合黑龙江北部耐冷性国内外优异大豆种质资源,拓宽大豆品种遗传基础,解决低温冷害对大豆出苗的不利影响,本研究利用158份中欧大豆种质,采用人工低温胁迫处理与田间早播低温胁迫验证试验,通过不同时期出苗率、最终出苗率、相对出苗率及出苗指数进行综合分析,综合评价参试种质的耐冷性。结果如下:初步确定人工耐冷以相对出苗率为评价指标,经过田间验证其鉴定效率高达60%。人工耐冷鉴定将参试种质分成4类:第Ⅰ类(高耐冷型)包含10份,75%<相对出苗率≤100%;第Ⅱ类(较耐冷型)包含22份,45%<相对出苗率≤75%;第Ⅲ类(较敏感型)包含33份,20%<相对出苗率≤45%;第Ⅳ类(高敏感型)包含93份,0≤相对出苗率≤20%。人工耐冷鉴定最终出苗率与相对出苗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田间验证试验黑河试验点相对出苗率与出苗指数呈显著正相关。综合评价表明,该批次资源欧方种质耐冷性显著优于中方;综合筛选耐冷种质6份,其中,欧方5份:A28(ES Senator)、A54(Tajfun)、A65(AUGUSTA)、A75(GL Hermine)、A76(Josefine),中方1份:C63(黑河5号)。鉴定出的耐冷大豆种质资源,为早熟区培育耐冷大豆品种及挖掘耐冷相关基因提供材料基础。
-
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