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干旱和低温是影响冬播小麦第2年春季田间出苗率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采取措施减少整个越冬期间土壤水分散失,提高冬播小麦种子抗寒性及春季出苗率进而实现高产,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不同保墒措施下冬播小麦越冬期间种子活性变化、春季萌发出苗及生育进程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保墒措施对冬播小麦越冬及第2年萌发出苗期间种子活力具有显著影响。冬播小麦越冬期间随着土壤温度降低,种子发芽率和TTC染色率相应降低,而CAT活性、相对电导率及α-淀粉酶活性变化趋势相反;第2年春季随着土壤温度升高,种子发芽率、TTC染色率、CAT活性及α-淀粉酶活性均同步增加,而相对电导率变化趋势相反。覆膜穴播、秸秆覆盖、施用保水剂及维大利浸种等措施均可保持冬播小麦种子活力,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其中以覆膜穴播处理表现最好,第2年春季出苗率达70%以上。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