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赤霉烯酮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作者:龙娟; 李蕴玉; 杨彩然; 白银龙; 张海华; 薛又嘉; 李佩国*; 李素芬*; 赵国先*
来源:中国家禽, 2022, 44(08): 62-67.
DOI:10.16372/j.issn.1004-6364.2022.08.010

摘要

为研究玉米赤霉烯酮(ZEA)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23周龄海兰褐蛋鸡3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5、10 mg/kg ZEA,试验期28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5和10 mg/kg ZEA组全期平均产蛋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1~14 d 10 mg/kg ZEA组料蛋比显著升高(P<0.05),试验第15~28天3个ZEA组料蛋比均显著升高(P<0.05),试验第15~28天5和10 mg/kg ZEA组平均蛋重也显著降低(P<0.05);从第7天开始,5和10 mg/kg ZEA组蛋黄颜色均显著降低(P<0.05),第14天及以后蛋壳强度也降低(P<0.05),第28天时1 mg/kg ZEA组蛋壳强度也降低(P<0.05);从第7天开始,5和10 mg/kg ZEA组雌二醇(E2)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从第14天开始,3个ZEA组血清甘油三酯(TG)均降低(P<0.05),5和10 mg/kg ZEA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升高(P<0.05);从第21天开始,5和10 mg/kg ZEA组白蛋白含量降低(P<0.05),孕酮(Prog)含量升高(P<0.05);第28天时,1 mg/kg ZEA组Prog含量升高(P<0.05),10 mg/kg组谷草转氨酶活性升高(P<0.05)。结果提示,平均产蛋量、蛋黄颜色、血清E2、TG和ALP水平可以作为早期监测ZEA对蛋鸡毒性作用的参考指标。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