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那些“故意和自己过不去”的行为背后,耽于“自我妨碍”的孩子恐惧的是“面子”的损失,才会借助看似不合理的思维,来掩饰自己的无助和退缩。作为教师和家长,需要及时听到孩子的呼救,帮助他们从“自我妨碍”的囹圄中突围,以积极向上的心态真诚地面对自己,真正学会接纳自我,突破自我设障,才能得到收获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