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梯级筑坝对河流碳酸氢根的影响机制

作者:孟凡勇; 肖晶; 仇晓龙; 王宝利*; 郎赟超
来源:地球与环境, 2019, 47(06): 786-794.
DOI:10.14050/j.cnki.1672-9250.2019.47.146

摘要

梯级筑坝显著改变了河流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为了了解梯级筑坝对河流HCO3-的影响,本文对乌江中上游梯级水库的HCO3-浓度、溶解无机碳同位素(δ13CDIC)及相关的环境参数进行了长时间跨度的分析。乌江中上游梯级水库-河流体系HCO3-浓度为1 42154~3 38752μmol/L,平均值为2 36321μmol/L;δ13CDIC为-1066‰~-452‰,平均值为-854‰;梯级筑坝导致河流具有下游HCO3-浓度升高的变化趋势。河流筑坝发电,易形成峡谷型深水水库。碳同位素证据和相关性分析表明,上层的光合作用和下层的呼吸作用成为控制发电水库碳循环的主要因素。这导致HCO3-浓度在水库剖面上呈现出由上层至下层逐渐增高的变化规律,再加上水库底层泄水的发电方式,最终导致梯级筑坝河流下游HCO3-浓度逐渐升高。本研究将加深梯级筑坝对河流碳循环影响机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