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对蛛网膜下腔血性、非血性刺激物对脑血管影响的比较,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的发病机制。方法将4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非抗凝自体动脉血组、抗凝自体动脉血组、Kaoline(高岭土)组和失活细菌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动物仅做枕大池假穿刺;非抗凝血组动物采用经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作DCVS模型;抗凝自体动脉血组用肝素处理后的自体动脉血代替非抗凝血行枕大池二次注血;Kaoline组和失活细菌组经枕大池穿刺分别注入15%Kaoline悬浊液(0.25ml/kg)、失活细菌悬浊液(3×1010个/ml;0.25ml/kg)。各组受试动物在7d时用4%...

  • 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