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2016—2019年重庆市江津区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及疾病负担,为疫情防控提供依据与支持。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导出2016—2019年重庆市江津区感染性腹泻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析疾病流行特征,并采用发病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估算疾病负担;采用时空扫描统计量探索其时空聚集性,运用ArcMap10.2软件进行疫情的图形可视化。结果 2016—2019年重庆市江津区累计报告感染性腹泻病4 670例,死亡1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84.72/10万,男女性别比为1.174:1,< 5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1 128.69/10万),散居儿童占比最大(73.30%),11月至次年3月为发病高峰。聚集区域主要集中在几江、鼎山、双福、德感4个街道(最大似然比=281.73,相对危险度 = 4.44,P < 0.01);有明确病原学诊断病例占比5.89%,以轮状病毒感染为主(87.91%)。归因于感染性腹泻的寿命损失年(YLL)为22.53人年,健康寿命损失年(YLD)为9.42人年;<5岁儿童是感染性腹泻病的高危人群,其YLD为7.21人年(76.54%),>60岁老人亦是感染性腹泻病的发病的重要人群,YLD为0.82人年(8.70%)。结论 重庆市江津区应作为感染性腹泻病的重点防控区域,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提高病原学诊断能力并结合疾病季节性高发、病原谱特点对< 5岁幼龄儿童、散居儿童等人群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控制疾病的传播与流行。

  • 单位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重庆市江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