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如何根据红外热成像结果选择背部肌筋膜炎最佳治疗方式。方法将诊断为肌筋膜炎的100例患者行红外热成像检查后,测量患侧与相对健侧的温度(△T=患侧温度-相对健侧温度),根据患侧温度高低选出热组(W组,△T≥0.2℃)和冷组(C组,△T≤-0.2℃),50例/组,每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再各分2组,25例/组,分别行银质针导热治疗(S组)和神经阻滞治疗(N组),4组分别简称WS、WN、CS和CN组。银质针导热治疗组共治疗1次,神经阻滞治疗组每5 d 1次,根据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共行2~3次。在治疗前(0 d)、治疗第1、6、15、30、180天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变化。结果随访期内,热组患者在第1、30、180天的VAS评分显示WS组明显高于WN组(P<0.05);冷组患者在第15、30、180天的VAS评分显示CS组明显低于CN组,两组数据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红外热成像进行患区温度判断,热区(△T≥0.2℃)选择神经阻滞治疗,冷区(△T≤-0.2℃)选择银质针治疗疗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