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置管)部位医用敷料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该院行PICC置管的202例早产儿,随机数字表法将早产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早产儿采取常规方式更换敷料,观察组早产儿采取安尔碘消毒后0角度撕除更换敷料,比较两组患儿皮肤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机械性皮肤损伤率0.97%、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率0.97%、皮炎发生率1.94%、毛囊炎发生率0.97%均低于对照组的12.12%、8.08%、10.10%、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27、4.441、6.014、7.074,P=0.013、0.035、0.014、0.008);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9.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6,P=0.036),两组静脉炎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PICC置管后采取安尔碘消毒后0角度撕除方式更换敷料可减少皮肤损伤和静脉炎发生,有利于促进患儿恢复。
-
单位厦门大学;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