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3~6岁学龄前儿童体成分分析

作者:范秉洁; 王晶; 董菁; 杨蕾; 黄芳延; 钱君; 张敏*
来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3, 31(10): 1081-1090.

摘要

目的 了解南京市学龄前儿童身体成分特征,为丰富儿童健康评价内容提供线索。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就诊于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门诊的3~6岁正常儿童2 010名,常规进行体格测量,同时运用生物电阻抗法(InBodyJ20)对其进行人体体成分测定,检测指标包括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蛋白质、无机质、体水分、肌肉量、骨骼肌、体脂肪量等,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检验。结果 人体成分与性别有关,男童身高、体重、BMI、蛋白质百分比、体水分百分比、肌肉量百分比、去脂体重率、骨骼肌百分比均高于女童,体脂百分比低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0、3.61、2.72、6.97、7.49、7.35、7.06、8.32、-7.22,P<0.05);男女童BMI、体脂百分比各年龄组间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BMI男=23.78、FBMI女=13.66、F体脂百分比,男=32.34、F体脂百分比,女=9.82,P<0.05),且均随着年龄增长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中3、4岁组高于5岁组,6岁组高于5岁组。学龄前男女童的身高、体重均与骨骼肌百分比呈正相关(r=0.663、0.573、0.557、0.304,P<0.05),BMI均与体脂百分比呈正相关(r=0.555、0.617,P<0.05)。结论 除身高及体重的变化外,学龄前儿童各身体组成成分亦有明显变化,有必要全面了解学龄前儿童身体成分变化特征,以丰富儿童营养状况的评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