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超声测量球后视神经鞘直径(ONSD)和颅内压之间的相关性, 评价该方法预测颅内压升高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门诊计划进行腰椎穿刺颅内压测量的患者。所有受检者在施行腰椎穿刺颅内压测量前完成双眼球后3 mm处ONSD的超声测量。根据腰椎穿刺颅内压测量结果, 以颅内压>200 mmH2O(1 mmH2O=0.009 8 kPa)作为颅内压升高的标准, 将受检者分为高颅压组和正常颅压组。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法分析双眼球后ONSD测量值与颅内压之间的相关性, 采用t检验比较高颅压组与正常颅压组之间ONSD的差异,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测量ONSD诊断高颅压的最佳临界值, 并评估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共130例受检者纳入研究, 男性71例, 女性59例, 年龄(38±14)岁。130例受检者腰椎穿刺测得的颅内压为(209.84±79.99)mmH2O;B型超声测得的ONSD值, 右眼为(5.68±0.78)mm, 左眼为(5.78±0.78)mm, 双眼平均值为(5.73±0.71)mm。颅内压与右眼ONSD(r=0.54,P<0.001)、左眼ONSD(r=0.56,P<0.001)和双眼平均ONSD(r=0.60,P<0.001)均呈正相关, 而与年龄(r=-0.14,P=0.114)和性别(r=0.20,P=0.817)之间无相关性。高颅压组65例受检者, 右眼ONSD为(6.11±0.66)mm, 左眼ONSD为(6.22±0.56)mm, 双眼平均ONSD为(6.17±0.50)mm;正常颅压组65例受试者, 右眼ONSD为(5.26±0.64)mm, 左眼ONSD为(5.34±0.72)mm, 双眼平均ONSD为(5.30±0.62)mm;高颅压组右眼、左眼及双眼平均ONSD均大于正常颅压组(t=-7.507、-7.778、-8.779, 均P<0.001)。ROC曲线得到ONSD诊断高颅压的最佳临界值为5.6 mm, 诊断的敏感度为86%, 特异度为71%。结论超声测量球后ONSD与颅内压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 在急诊及腰椎穿刺检查不能施行的情况下, 其可能作为一种替代测量方法, 但该方法不能取代有创的颅内压测量。(中华眼科杂志, 2018, 54:683-687)
-
单位神经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