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支架相关技术腔内治疗涉及分支区的主动脉远端夹层

作者:夏士博; 宋超; 张雷; 裴轶飞; 袁良喜; 李海燕; 毛华娟; 陆清声*
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1, 49(04): 380-386.

摘要

目的探讨裸支架相关技术治疗涉及腹主动脉内脏分支区的主动脉远端夹层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观察性研究, 选取2012年7月至2019年9月在上海长海医院接受裸支架相关技术腔内治疗的主动脉远端夹层患者33例。分析术前、术中及术后影像学资料[全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根据患者主动脉直径的变化及夹层的假腔血栓化情况来评价治疗效果, 判断标准:主动脉夹层最大直径变化<5 mm为稳定;主动脉夹层最大直径缩小≥5 mm为有效缩小, 主动脉夹层最大直径增加≥5 mm为扩张;假腔的直径变化定义同上。记录院内并发症、出院后的临床症状及生存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3例主动脉远端夹层患者, 其中男性28例, 年龄为(57.6±4.9)岁。21例患者采用裸支架+弹簧圈技术, 其中8例联合覆膜支架;12例采用多层裸支架技术, 其中4例联合覆膜支架。术中DSA结果显示, 33例患者主动脉真腔及分支动脉均通畅, 假腔血流速度减慢, 无远端流出道栓塞及弹簧圈不良移位等不良事件。在院期间1例患者术后第4天发生肾下腹主动脉夹层内膜破裂, 急诊行腹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 院内恢复可。术后随访时间为(16.7±14.0)个月, 1例患者(院内2次手术)术后出现腰背部酸痛, 术后1年非疾病死亡, 其余患者均存活。全主动脉CTA结果显示, 分支区主动脉夹层最大直径较术前有减小趋势[(39.1±13.4)mm比(41.3±11.9)mm, P=0.469], 假腔最大直径缩小[(16.2±12.9)mm比(23.5±10.7)mm, P=0.014]。主动脉远端夹层最大直径有效缩小12例、稳定19例、扩张2例, 主动脉远端夹层假腔最大直径有效缩小22例、稳定10例、有效扩张1例。4例患者假腔存在内漏, 1例患者肾动脉支架处存在内漏, 余患者假腔血栓化良好。结论使用裸支架相关技术对涉及腹主动脉内脏分支区的主动脉远端夹层进行腔内治疗, 可以在保证分支动脉通畅的前提下, 有效封闭夹层裂口, 有效促进远期夹层假腔血栓化及假腔直径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