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NEN)的CT检查影像学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国内2家医疗中心收治的30例(温州市中医院13例和温州市人民医院17例)GNE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3例, 女7例;年龄为(62±4)岁, 年龄范围为27~78岁。患者行腹部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检查。由2位有>20年工作经验的放射科副主任医师观察分析图像。观察指标:(1)CT检查情况。(2)治疗及术后病理学检查。(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 了解患者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1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 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结果 (1)CT检查情况:30例患者中, 肿瘤位于胃底部14例, 胃体部10例, 胃窦部6例;肿瘤呈椭圆形18例, 不规则形12例;肿瘤呈内生型15例, 外生型13例, 壁内型2例。G1级神经内分泌瘤最大径为(6.8±1.6)cm, 其中<5.0 cm 4例, 5.0~10.0 cm 4例;G2级神经内分泌瘤最大径为(8.3±2.7)cm, 其中<5.0 cm 1例, 5.0~10.0 cm 4例, >10.0 cm 2例;G3级神经内分泌癌最大径为(17.8±2.2)cm, 其中5.0~10.0 cm 6例, >10.0 cm 9例。肿瘤呈膨胀性生长14例, 浸润性生长16例。肿瘤边界清晰14例, 不清晰16例。CT平扫检查结果示肿瘤密度均匀10例, 密度不均匀20例。肿瘤实质部分呈等密度9例, CT值为(34.0±3.5)HU;低密度18例, CT值为(16.6±1.4)HU;高密度3例, CT值为(45.3±3.6)HU。30例患者中, 瘤内见小点状或小类圆形坏死囊变灶21例;肠系膜淋巴结、腹膜、肝转移及邻近网膜受侵犯10例;腹腔积液17例。CT增强检查结果示轻度强化12例, CT值为(56.5±6.3)HU;中度强化15例, CT值为(66.0±5.4)HU;明显强化3例, CT值为(76.6±5.8)HU。均匀强化7例, 不均匀强化23例。8例患者有迂曲血管。(2)治疗及术后病理学检查:30例患者中, 10例伴肠系膜淋巴结、腹膜、肝转移及邻近网膜受侵患者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14例无周围组织侵犯和转移患者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6例肿瘤直径<4 cm, 无周围组织侵犯和转移患者行内镜下切除治疗。30例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GNEN, 其中G1级神经内分泌瘤8例, G2级神经内分泌瘤7例, G3级神经内分泌癌15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显示:30例GNEN患者中, 突触素阳性30例, 嗜铬粒蛋白A阳性23例, 细胞角蛋白阳性9例。(3)随访情况:30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 随访时间为10~80个月, 中位随访时间为39个月。30例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43.3%(13/30), 其中G1级神经内分泌瘤、G2级神经内分泌瘤、G3级神经内分泌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6/8、3/7和4/15。结论 GNEN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 病理学分级多见于G3级, 以胃底及胃体部多见。CT检查结果示肿瘤呈膨胀性或浸润性生长, 类圆形或不规则形低密度肿块, 肿瘤易囊变, 增强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

  • 单位
    温州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