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肝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晨帆; 李建志; 张照华; 单容; 边鹏飞*
来源:系统医学, 2019, 4(04): 9-23.
DOI:10.19368/j.cnki.2096-1782.2019.04.009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肝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2018年7月收治的6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为该研究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来该院慢性肝炎患者和正常人各60例为本研究对照组,3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测,分别检测门静脉血流参数和肝动脉血流参数。对60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保肝治疗,前列腺E1治疗组在常规保肝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腺E1 20μg ivqd;两组均治疗4周,记录治疗前后以上指标。结果慢性重型肝炎组门静脉主干内径、门静脉血流量、平均流速、门静脉充血指数分别为(0.97±0.26)cm、(833±191)cm/s、(12.23±2.93)cm/s、(0.09±0.01)cm/s;慢性肝炎组分别为(0.84±0.021)cm、(1 027±2.48)cm/s、(17.23±3.27)cm/s、(0.06±0.02)cm/s。慢肝重型组患者门静脉主干内径、门静脉充血指数明显大于慢性肝炎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69 0、9.923 1、2.498 9、8.946 9,P<0.05);慢肝重型组患者平均流速、门静脉血流量明显低于慢性肝炎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09 2、3.967 1、6.954 1、11.057 8,P<0.05);慢性肝炎组患者门静脉主干内径、门静脉充血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4 1、3.545 0,P<0.05)。慢性重型肝炎组患者搏动指数、峰值流速明显高于慢性肝炎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60 6、6.580 8、3.407 8、3.654 2,P<0.05);3组研究对象阻力指数、平均流速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33 0、0.333 5、0.477 3、1.276 6,P>0.05);慢性肝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搏动指数、峰值流速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306 8、0.736 7,P>0.05)。治疗后,30例前列腺素治疗的重症肝炎患者的超声指数均较常规治疗组及治疗前明显好转,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前列腺素治疗组效果好。结论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无创检查手段,可有效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肝动脉、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促进患者预后改善。

  • 单位
    济南市传染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