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泸州市小学生常见不良行为的发生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泸州市小学生常见不良行为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8-11/2019-01期间以匿名式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泸州市9所公立小学和3所私立小学的小学生近1年来常见不良行为发生状况,应用SPSS 17.0软件,采用χ2或χ2趋势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以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5 975名小学生,平均年龄(9.53±0.96)岁,男、女生分别为3 085人、2 807人。中小学生常见不良行为发生率为77.97%;其中,打网络游戏发生率最高,为66.26%,其次是校园暴力为27.94%。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公立学校(OR=1.47,95%CI:1.20~1.79)、五年级(OR=1.60,95%CI:1.25~2.04)、男生(OR=1.83,95%CI:1.55~2.15)、性格一般(OR=2.05,95%CI:1.61~2.62)和性格外向(OR=1.41,95%CI:1.12~1.76)、成绩中等(OR=1.40,95%CI:1.17~1.68)和成绩中下(OR=1.45,95%CI:1.04~2.02)、父母当面吵架(OR=2.30,95%CI:1.88~2.83)是小学生常见不良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泸州市城区小学生常见不良行为发生率较高,建议学校等教育部门以及家长都应针对以上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促进学生人群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