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左翼文学内部在汲取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资源时,实则存在两种不同的接受路径,并由此引发了周扬与胡风之间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中蕴含的“写真实”“典型”“革命浪漫主义”等要素的龃龉与论争。虽然在论争中,周扬与胡风皆以高尔基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为自身寻绎辩护与佐证,但因二者政治革命与人道主义思想的差异,亦导致了对高尔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的不同理解。今天重提这次论争,不仅有助于更加准确地理解高尔基自身的复杂性,也有助于厘清当时左翼主流学界“左倾”机会主义和庸俗社会学方面的问题。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