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搜索古医籍和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地骨皮具有以下特点:汤剂用量为10~30 g,丸散剂用量为0.37~1.38 g,外用剂量为12 g。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用量,如凉血除蒸泻热,治疗肺热咳嗽、低热、口腔溃疡时,汤剂常用剂量为10~20 g,丸散剂常用剂量为0.37~1.38 g,外用剂中常使用12 g;凉血敛阴,清热泻火治疗IgA肾病血尿、急性血崩、耳鸣时,汤剂常用剂量为15~30 g;滋阴清热治疗糖尿病、盗汗时,汤剂常用剂量为20~30 g。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凉血除蒸,泻热配伍桑白皮、牡丹皮、知母等;凉血敛阴,清热泻火配伍黄连、黄柏、白芍等;滋阴清热配伍桑叶、天花粉、生地黄等。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