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通过互联网实施的双心干预模式在冠脉三支病变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130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脉三支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通过互联网实施双心护理,分析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服药依从性MACE发生率等指标。结果(1)两组患者间比较,入院时和术后的S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2)与入院时比较,术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均有所升高,但在给予护理干预后均下降;(3)出院时,试验组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低于干预前(p<0.05);(4)出院后1月随访时:(1)试验组SAQ 5个维度及SAQ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躯体化自评总分为32.14±9.44和36.40±10.09,且试验组的躯体化自评表各个维度及总分均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3)试验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7.48±0.52 vs. 6.45±0.49, p<0.05);(5)出院1和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MACE的发生率均有所升高,但试验组MACE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6.15%vs. 9.23%, p<0.05);(11.5%vs. 22.03%, p<0.05)];(6)出院时及出院1月随访时,试验组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7)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T-pro BNP、TC及LDL-C等均有一定程度下降;且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联网双心护理模式应用在冠脉三支病变患者康复期有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因其便捷、易于接受且细致深入,在以后的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
-
单位锦州医科大学;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