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考察大学生自杀风险的动态发展轨迹,以及性别、专业、生源类型和父母教养方式等对自杀风险发展轨迹的预测效应。方法:随机抽取湖北地区6所本科院校148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为期3年的纵向追踪调查,每学年测评1次,共完成3次追踪测评,采用潜变量混合增长模型(LGMM)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大学生自杀风险的发展趋势可划分为3个类型,分别是C1中风险-缓解组(11.5%)、C2低风险-缓升组(83.5%)和C3高风险-缓解组(5.1%)。大学生自杀风险整体上随时间呈略微上升趋势,后逐渐趋于水平。3个组别的自杀风险发展轨迹均具有显著的时间效应,C1组持续下降,C2组缓慢上升,C3组先急剧下降后缓慢上升。父母教养方式中(父)过分干涉、(母)情感温暖理解以及偏爱被试,对C3组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P<0.05),(父)偏爱、(母)过干涉过保护对C3组具有显著正向影响(P<0.05)。结论:大学生自杀风险发展轨迹具有显著的群体异质性和个体差异性。

  • 单位
    湖北师范大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