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试验旨在研究麻黄鸡皮肤黄度的遗传特性,以及β-胡萝卜素加氧酶2(BCO2)基因多态性与麻黄鸡皮肤黄度的关联性。选取310只80日龄商品代麻黄鸡,利用肤色仪对屠宰后鸡的胫部、腹脂以及5个不同躯干部位的颜色进行黄度值测定,并分析不同部位黄度值之间的相关性。同时筛查BCO2基因SNPs位点,鉴定个体基因型,分析基因多态性与麻黄鸡皮肤黄度的关联性。结果显示:(1)胫色与躯体皮肤黄度无相关,与腹脂黄度也无相关(P>0.05);腹脂黄度与躯体整体的皮肤黄度极显著相关,躯体5个不同部位的皮肤黄度相互之间具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2)BCO2的3个经典SNP(chr24:6264085、chr24:6273428、chr24:6287900)与试验群体的皮肤黄度无相关(P>0.05);(3)单倍型GGTTAA个体的前胸黄度b*值显著高于单倍型GACTGG(P<0.05),同时高于单倍型AATTGG和单倍型GACTGA个体。结果揭示了麻黄鸡胫色、腹脂颜色和表皮颜色相互之间的关系,发现BCO2基因上的一个单倍型与麻黄鸡皮肤黄度性状相关,为探讨其作为有效遗传标记的可行性提供了参考,为麻黄鸡的分子育种提供了依据。
-
单位广东省农业动物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 华南农业大学; 广州市江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