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以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观察组)给予氯沙坦50 mg口服、每日1次,血压下降不理想者则增加至100 mg口服、每日1次或2次,连用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及心率的变化,并进行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和肱动脉测血管内皮舒张功能(FMD)的测定。另选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氯沙坦治疗12周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控制于正常(P<0.05或P<0.01),而心率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血浆NO和FMD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血浆ET-1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经氯沙坦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浆NO和FMD水平明显升高,而ET-1水平明显下降(均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氯沙坦具有良好降压效果,能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