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斜视矫正手术手术前后屈光状态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于本院行手术矫正的斜视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A组行下斜肌后徙术,B组行眼直肌后徙术,C组行拮抗肌截除联合眼直肌后徙术。比较3组手术前后屈光状态及角膜曲率。结果术后1个月,B组柱镜屈光度、散光度均大于术前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球镜屈光度、柱镜屈光度及散光度均大于术前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3组屈光状态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B组、C组距角膜顶点3、5、7 mm范围角膜曲率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3个月后与本组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手术方式对眼屈光状态的影响存在差异,下斜肌后徙术对患者屈光状态影响较小,眼直肌后徙术及拮抗肌截除联合眼直肌后徙术患者术后1个月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角膜曲率、屈光度的改变,但3个月后可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