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四川盆地井研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储层取得突破,但其储层类型多样、非均质性强,不同类型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及平面分布规律不清,制约着该区下一步油气勘探方向。在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基础上,利用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建立不同类型、不同厚度、不同发育位置的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储层正演模型并进行正演模拟,总结影响栖霞组内部地震反射特征变化的主要因素,建立不同类型储层识别模式;利用已钻井岩性组合、测井相、地震相分布和古地貌高、低起伏变化确定白云岩储层发育有利相带;利用波形分解与重构技术和振幅属性定性区分白云岩、白云质灰岩或灰质白云岩储层的平面分布,利用有色滤波波阻抗反演技术定量预测不同类型储层的空间分布;综合地质和地震预测等结果圈定栖霞组储层发育有利区,明确有利勘探目标。研究结果表明,井研地区位于川中古隆起南缘,栖霞组不同类型储层受古地貌控制明显,古地貌越高白云岩化程度越高,厚大白云岩储层主要分布在工区西北部,薄层白云岩、白云质灰岩或灰质白云岩等储层主要分布在工区南部和东北部,储层发育有利区与构造、溶蚀裂缝发育的叠合区是下一步油气勘探的有利目标区。
-
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