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梭梭是我国干旱区造林的关键树种,探索合理的种植点配置以提升林带的防风效应,应对沙区风沙频繁的危害。【方法】本研究以梭梭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风洞模拟试验,对种植点配置发生变化时的流场和防风效应进行了研究。试验共设计了AⅠ、AⅡ、BⅠ、BⅡ4种不同种植点配置的林带(A:品字形;B:矩形;Ⅰ:株距34 cm、行距17 cm;Ⅱ:株距17 cm、行距34 cm)。【结果】(1)种植点的间距和排列方式均不同程度地影响林带的防风效应,对于同一排列方式,“小株距、大行距”型林带风速减速区与弱风区的面积均大于“大株距、小行距”型林带,即AⅡ> AⅠ、BⅡ> BⅠ;对于同一间距,品字形林带的风速减速区与弱风速的面积均大于矩形林带,即AⅠ> BⅠ、AⅡ> BⅡ。(2)间距比排列方式对防风效应的影响更为明显,防风效应由大到小的排序为:AⅡ> BⅡ> AⅠ> BⅠ。(3)AⅡ型林带防风效应最好,但带后风速恢复速率最大。【结论】不同种植点配置的梭梭林垂直及水平流场、风速变化和防风效益差异显著,在生产实践中,当造林密度一定时,建议优先选用“小株距,大行距”的品字形配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