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狼疮性肾炎(LN)患儿血管损伤中心肌素与miR-145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二者在LN患儿血管损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5年9月在湘雅二医院儿科住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儿中确诊为LN的患儿49例,均行肾活检,活检组织常规进行免疫荧光、光镜及电镜检查。依据国际肾脏病协会(ISN)和肾脏病理学会(RPS)2002—2003年联合修订的ISN/RPS 2003 LN分型标准进行病理分型,共分为Ⅱ型5例、Ⅲ型7例、Ⅲ+Ⅴ型9例、Ⅳ型17例、Ⅳ+Ⅴ型11例。以中膜比例评价血管损害程度,并分为轻度14例、中度19例、重度16例。依据KATAFUCHI等的评价方法对肾小球、肾间质损害进行半定量积分;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心肌素水平;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miR-145表达。结果不同病理分型患儿肾小球、肾间质损害积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小球损害积分与肾间质损害积分呈直线正相关(r=0.961,P<0.01)。不同血管损害程度、病理分型患儿血清心肌素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管损害程度、病理分型患儿肾内血管miR-145表达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心肌素水平与肾内血管miR-145表达呈直线正相关(r=0.782,P<0.01);血清心肌素水平、肾内血管miR-145表达与血管损害程度呈直线负相关(r值分别为-0.728、-0.790,P<0.01)。结论随着血管损害程度的增加血清心肌素水平和肾内血管miR-145表达均降低,二者不仅可用于评估LN患儿肾内血管损害(RVLs)程度,也可能是LN肾血管损伤治疗的新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