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对食药两用中药致不良反应的文献进行数据分析,为生活和临床中合理使用食药两用中药提供参考。方法: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4年发布的101种食药两用中药为基础,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等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17年12月的相关文献,收集食药两用中药致不良反应的患者情况(性别、年龄、过敏史)、引起不良反应的食药两用中药品种、用量、第1次发生时间、累及的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严重不良反应情况、药物使用形式等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文献515份,在101种食药两用中药中有46种报道了不良反应,涉及病例1 707例,其中男性817例、女性767例、记录不详123例;年龄以0~19岁居多(865例,占50.67%);过敏史记录不详者1 275例,占74.69%。46种中药中导致不良反应例数较多的是白果(595例,占34.86%)和鱼腥草(512例,占29.99%)。正常用量下发生不良反应的有615例(占36.03%),过量使用的有436例(占25.54%),其余不详;食用或药用24h之内出现不良反应的有1 201例(占70.36%);食药两用中药导致的不良反应累及全身各个系统,以胃肠道损害、神经系统损害、全身性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呼吸系统损害居多,临床表现多样;白果(453例/595例,为严重不良反应例数/不良反应例数,下同)、鱼腥草(105例/512例)、火麻仁(94例/170例)和山楂(85例/118例)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例数较多。933例患者以食物形式使用后出现不良反应,725例为药用形式使用后出现不良反应,49例为接触后出现不良反应;在725例药用发生的不良反应中,441例(占60.83%)是由单一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中最常见的药品剂型是注射剂(517例,占71.31%)。结论:幼年和青少年是食药两用中药致不良反应多发人群,白果和鱼腥草是常见的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无论是正常用量还是过量用药均有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且多发生在用药后24 h内,食药两用中药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多样,食用、药用甚至接触均有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单一用药较联合用药更容易导致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最常见的药品剂型是注射剂,临床医师、药师应予以重视和干预。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