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干凹陷早白垩世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作者:国殿斌; 李聪; 李忠; 王亚明; 陈刚; 张博明; 韩立辉; 孔海瑞; 杜汶哲
来源:地质科学, 2014, 49(04): 1258-1268.

摘要

在对大量薄片和岩心观察分析基础上,结合扫描电镜和全岩分析、X衍射粘土分析、包裹体测温等手段,对查干凹陷碎屑岩储层的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碎屑岩储层主要为低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的长石岩屑砂岩,成岩作用呈现"强压实、强胶结、弱交代、弱溶蚀"的"两强两弱"特征;成岩阶段主要处于中成岩A期,局部达中成岩B期至晚成岩期。两期胶结主要发生在苏二早期和乌兰苏海时期,中浅层(<2 500 m)较低孔隙度主要由于强压实和早期致密胶结所致;较高孔隙度是由于原生孔隙保存较好,长石及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蚀作用导致孔隙度增大。深层碎屑岩储层(>2 500 m)较低孔隙度除压实作用外,碳酸盐致密胶结是主因;较高孔隙度则为早期酸性溶蚀叠加晚期碱性溶蚀产生次生孔隙为主。晚期碱性溶蚀发生在油气充注之后,为无效溶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