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博物馆特别是地方性历史博物馆,在公共文化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其叙事方式尚未能与时俱进。突出的表现就在于,讲故事的方式同质化现象严重,都以一种线性的方式描述从旧石器时代直至当下的历史。按照经验性的理解,尽管能在历史演进中寻绎出各种因果关系,历史毕竟还是充满了各种偶然性,如果忽略了偶然性,将历史中的因果关系简单抽象成一种以时间为轴的线性演进过程,历史的丰富性就会大打折扣。鉴于此,有必要反思当下地方性历史博物馆的叙事方式,看看支撑它的依据到底是什么。通过对湖北省博物馆的考察,可以发现,博物馆通过对文物的筛选和布置,以叙事的方式,重新组织起了过去的历史,强化了观众对民族国家的认同。即使是地方性历史博物馆,其地方性叙事也被整合进民族国家的叙事之中,其根本原因在于,在中国语境下,这种叙事方式符合国家政治权力合法性的表述,因为无论是地方历史,还是民族历史,最终都是国家的历史。改进的方式在于,在布展时,将人作为逻辑的起点,让处于沉默状态的普通人发出自己的声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