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J形征分度对复发性髌骨脱位术后短期临床结果的影响

作者:张志军; 张辉; 宋关阳; 郑峒; 倪乾坤; 冯峥; 曹晏维; 冯华*
来源: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9, 38(11): 925-929.
DOI:10.16038/j.1000-6710.2019.11.001

摘要

目的:探讨对于行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MPFL)重建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术前髌骨轨迹J形征分度对术后短期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连续诊断为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患者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04名,平均手术时年龄为21岁。根据术前髌骨轨迹J形征分度将患者分为Ⅰ度组、Ⅱ度组和Ⅲ度组,术后采用髌骨切线位应力像评估髌骨术后稳定性,同时评估术前及术后Kujala评分,并比较其在上述三组间的差异。结果:Ⅲ度组患者平均股骨前倾角、胫骨外旋角和高位髌骨发生率均大于Ⅰ度组和Ⅱ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术前平均Kujala评分为54分,术后为8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结果显示,Ⅲ度组患者的术后Kujala评分低于Ⅰ度组及Ⅱ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股骨前倾角≥30°的患者,其术后Kujala评分低于股骨前倾角<30°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随访期间无患者发生髌骨再脱位,但Ⅲ度组中有6人(18.8%)存在术后MPFL残存松弛,而Ⅰ度组和Ⅱ度组均无MPFL残存松弛现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行单纯MPFL重建或联合胫骨结节内移截骨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术前III度J形征对术后短期临床结果及髌骨稳定性存在负面影响。股骨前倾角增大、胫骨外旋角增大以及高位髌骨可能是复发性髌骨脱位出现Ⅲ度J形征的危险因素。

  • 单位
    北京积水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