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免疫印迹法在梅毒血清固定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美国雅培i2000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仪对2017年6月至2020年1月河北燕达医院收治的57 612例患者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选取36例梅毒筛查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相对发光单位(RLU)/cut-off RLU(S/CO)值≥1的梅毒血清固定患者样本作为血清固定组,30例S/CO值<1的患者样本作为对照组。血清固定患者根据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基线滴度检测结果进行分组,采用梅毒血清学梅毒螺旋体免疫印迹法(TP-WB)确认,同时检测TpN15、TpN17、TpN45和TpN47的表达,采用MetaboAnalyst 4.0统计分析平台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可视化。结果以TP-WB结果为参照,不同基线滴度样本TpN15、TpN17、TpN45和TpN47的色带着色强度不同,TpN47显色强度最低,TpN15、TpN17、TpN45对应的条带着色强度较高,且不同程度展宽。TpN15、TpN45抗体表达水平在基线滴度为1∶4的样品中显著高表达。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P-WB法TpN15、TpN17、TpN45、TpN47抗原条带读数与CMIA读数均呈正相关(r=0.510,P=0.001; r=0.540,P=0.001; r=0.600,P <0.001; r=0.410,P=0.010),Biplot评估结果显示,各读数值贡献的大小依次为TpN15> TpN17> TpN45> TpN47> CMIA。不同基线滴度样本TpN15、TpN17、TpN45和TpN47的色带着色强度不同,其中1∶2基线滴度的分组样品TpN15抗体表达水平显著高于1∶8基线滴度的分组样品。结论监测梅毒免疫印迹中抗体表达水平变化评估梅毒血清固定状态,对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CMIA、RPR以及TP-WB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诊断价值。
-
单位河北燕达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