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穴位埋线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研究

作者:冯臻谛; 冯胜春; 梁静华; 赵洋洋; 冯胜奎*
来源:新中医, 2022, 54(14): 170-175.
DOI:10.13457/j.cnki.jncm.2022.14.038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穴位埋线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医结合穴位埋线组和西药组,每组各60例。西药组予常规西药治疗,中西医结合穴位埋线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穴位埋线治疗。2组均治疗1年后评价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积分,以及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率。结果:AMI发生率中西医结合穴位埋线组5.0%,西药组16.7%,2组AMI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穴位埋线组中医证候各项(包括心前区疼痛、乏力气短、心悸自汗、形寒肢冷遇寒胸痛)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穴位埋线组各项积分分别与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穴位埋线组SAQ积分(包括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均有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西药组SAQ的3项积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SAQ的3项积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总有效率中西医结合穴位埋线组94.7%,西药组7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中西医结合穴位埋线组94.7%,西药组7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穴位埋线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使用标准的内科常规西药治疗。

  • 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部; 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 北京市西城区广外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