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预测急性肠系膜缺血继发性肠坏死

作者:张惟元; 韩丹*; 江杰; 李志明
来源: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2, 38(05): 717-721.
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2.05.019

摘要

目的 评估CT预测急性肠系膜缺血(AMI)继发性肠坏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AMI患者的腹部CT资料,根据是否发生继发性肠坏死将其分为肠坏死组(n=26)及无肠坏死组(n=52)。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CT预测AMI继发性肠坏死的独立因素,并建立联合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单一CT参数及联合模型预测AMI继发性肠坏死的效能,计算其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组间血管狭窄或闭塞、肠壁积气、肠系膜静脉积气、“缆绳征”及肠壁异常强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T所示肠系膜血管3级及以下分支狭窄或闭塞、肠壁积气和肠系膜静脉积气为预测AMI继发性肠坏死的独立预测因素(P均<0.05);其预测AMI继发性肠坏死的AUC分别为0.66、0.73及0.72,联合模型的AUC为0.89。结论 CT对于预测AMI继发性肠坏死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