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解氯吡苯脲(1- (2-chloropyridin-4-yl) -3-phenylurea, CPPU)对生长期‘徐香’猕猴桃光学参数和内部品质的影响以及光学参数与内部品质的关系,采用单积分球系统(950~1650 nm)测量经不同质量浓度(0、10和20 mg/L)CPPU处理的生长期猕猴桃的光学吸收系数(μ_(a))和约化散射系数(μ_(s)’),并测量猕猴桃的内部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含水率及硬度);分析光学参数与内部品质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预测内部品质的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模型。结果表明,CPPU处理使得猕猴桃的硬度降低,含水率升高,但对SSC无显著影响,且CPPU处理导致猕猴桃的光学参数值发生变化;μ_(a)和μ_(s)’与猕猴桃同一种内部品质之间呈现不同的正负相关性,且相关系数随波长而变,并在某一波段内有更好的相关性;基于μ_(a)谱建立的PLSR模型对猕猴桃SSC和含水率的预测效果最优(R_(p)=0.709,RMSEP=0.579%;R_(p)=0.790,RMSEP=0.408%),而基于μ_(a)+μ_(s)’谱所建模型对硬度的预测性能最佳(R_(p)=0.796,RMSEP=7.890 N)。该研究为基于光谱技术预测猕猴桃内部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